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婷 12月1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在北京召开,传言已久的挂牌、成立股份公司“靴子落地”,国开行商业化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
当日,国开行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章程以及董事会、监事会组成人员等议案,并随后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
这离国开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仅有一步之遥。今年9月,国开行确定高管团队时,市场预期国开行股份有限公司即将挂牌。国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由15名成员组成,汇金、财政部、国开行分别在其中占据四席,另设三名独立董事;其中原国开行行长陈元任董事长,原(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28,香港交易所代码:00328)前董事长蒋超良担任副董事长兼行长、党委副书记;姚中民任党委副书记和监事长。
当日,国开行两大股东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发起人,派代表出席会议。国开行发布的新闻稿称,此举表明国开行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央行从2005年开始着手研究国开行商业化改革方案,2007年底正式确定由汇金向国开行注资,2008年商业化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国开行的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分析人士对商改后国开行发展表示乐观,政策性银行的优势作用将延续。作为中国债券市场中仅次于财政部和央行的第三大发债主体,国开行具有与国家相当的信用评级,融资能力强,融资成本低。在基础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国开行能通过较低的存款利率获得息差优势。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85%的盈利来自于息差,这意味着国开行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但进行商业化改革后,国开行的竞争劣势更多来自于其业务专业化。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国开行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均呈劣势。营业网点少,客户资源有限,业务品种过于单一,工作人员的市场化运作经验较浅,中间业务占比较低,都将使国开行的商业化运作面临同业的激烈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