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洁
在中国,或许愿意花1000元看一次感冒的人不多,但花6万元生一个孩子的大有人在。中国人经常能在报纸的娱乐版面看到,某某明星宝宝诞生于和睦家医院,这也令医院更添了一层光环
平均诊疗收费超过1000元/人次的高档营利性医院在中国有多大市场?
和睦家医院董事长李碧菁告诉记者,以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至少有十几个城市可以纳入扩张范围。
美国人李碧菁来中国近30年,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来中国之前,她已经有了数年大型制药公司的工作经验,但中国这片热土显然给了她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李碧菁的近30年中国生活经历中,有27年用来创立和发展美中互利公司。最近的12年,李碧菁用了更多的精力开拓中国高端医疗市场。她所创建的和睦家医院已经成为中国最为高端的营利性医院,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拥有7家医药连锁机构。
“孕育”而出的和睦家
早在1981年,李碧菁便已经设立公司,即美中互利公司。最初的美中互利公司,除了向中国销售医疗设备外,也代理一些其他的“舶来品”,包括从70吨级的采矿卡车到地热能设备、蘑菇种植系统等。
1993年,美中互利公司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从那时起公司的主要经营目标缩小为医疗设备代理。因为业务的关系,李碧菁大多数时间留在中国,她的中国朋友多了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碧菁陪一位中国孕妇去一家北京医院分娩,这是一家全北京硬件设备最好的医院,但在她看来,这家医院在软件管理上明显经验不足。不久,李碧菁回美国生孩子,经历了美国处理分娩的医护方式。两相对比,李碧菁感受到了中、美医院之间的巨大差距。
这种差距让李碧菁看到了商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富有的人越来越多,外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个阶层需要更高水准的医疗环境和服务。于是,李碧菁想投资设立一家高端医院。
幸运的是,早在1994年,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允许营利性医院的设立。1996年,和睦家医院连锁机构设立,次年,北京和睦家医院开门迎接了它的第一个客人。
据上海和睦家医院市场部经理钱伟志介绍,目前医院最繁忙的两个科室分别是产科和儿科。医院的市场宣传主要集中在产科上。因为一旦有人在和睦家医院生孩子,便能够感受到医院高端的服务水准,其后便会将自己的小孩带来医院看病,也会通过口碑途径向其他的孕妇和母亲宣传。
实际上,和睦家医院的宣传点非常容易理解。在中国,或许愿意花1000元看一次感冒的人不多,但花6万元生一个孩子的大有人在。中国人经常能在报纸的娱乐版面看到,某某明星宝宝诞生于和睦家医院,这也令医院更添了一层光环。
为5%的人群服务
高价格注定了和睦家医院服务的是一个窄众群体。用李碧菁的话来说,就是服务中国社会收入前5%的人群。
按照中国13亿人口来计算,即便是5%的市场也足以让人震撼。但是钱伟志告诉记者,这5%仅仅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市场。如此计算,和睦家医院的针对人群仅剩下数百万人。
上海四五五医院的PET-CT高端体检中心副主任陈廷告诉记者,国内民营医院在土地获得、税收方面都没有办法与公立医院抗衡,民营医院的人员不能评职称,这都大大限制了民办医院的竞争力。因此,定位高端、提供公立医院难以提供的服务,无疑是非常好的策略。
钱伟志告诉记者,诊疗费的确定,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和睦家医院的硬件和软件投资费用比较大。目前,和睦家医院正在北京和广州两地兴建新的医院,两家医院的总投资达到了1亿美元。其中,国资合作方以出土地的方式占30%股份。
而在软件方面,记者了解到,和睦家医院多聘用有国外工作背景的医生。同时,为了杜绝医生拿药品回扣的现象,和睦家医院为医生开具了超高薪水。医院在质量控制方面也花费了很多的精力,目前已经开业的北京、上海和睦家医院均获得了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评审认证。
和睦家相信高薪养廉,因此在医院的营业收入中,仅有9%来自药物,这个比例远远低于国内其他医院。患者往往花上1000元诊疗费,却空手而回。
钱伟志表示,医院遵循“不需要用药的时候不用药,尤其慎用抗菌素。能口服时绝不输液”等理念,这些理念显然与目前国内其他医院的做法也大相径庭。
为了提升服务,和睦家医院规定每位患者的诊疗时间至少在20分钟~60分钟之间,使每位医生的诊疗病人数目较其他医院大幅度降低。
当然,李碧菁也认为,目前已经开业的和睦家医院规模过小也是诊疗费偏高的原因。虽然和睦家医院连锁机构目前已经有了7家医疗机构及一家托管医疗机构,但是医院仅有两家。而北京、上海两家医院的规模也偏小,只有几十张病床。
将于2010年投入使用的北京、广州新医院将使和睦家医院过渡到规模经济阶段。上述两家医院的规模分别为150张床位和120张床位。
李碧菁认为,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将聘用更多的本地医生,和睦家医院的诊疗费用有望较大幅度地降低。
为了完成上述两家大规模医院的投资,去年刚刚转板至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的美中互利开展了融资行动。公司于去年11月获得了JP摩根5000万美元的股权融资,该年12月获得了国际金融公司(IFC)1000万美元的股权融资及2500万美元的贷款,今年1月公司再度获得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DEG)2000万美元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