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亿元掩护大小非出逃
理财周报记者 贾华斐/文
12.89亿限售股解禁,相当于此前2.33亿总流通股的6倍。解禁当天便有3.82亿股的卖单,在这样的“泰山压顶”之下,跌停了3天。
但是在第四天,跌停被冲破只花了四分钟时间,跌停板上堆积的1.69亿股卖盘,瞬间就被汹涌的买单一扫而空。要冲出狭缝,大小非总是有办法的。
11月26日,海通证券收于9.06元,下跌6.60%,全天换手率27.2%,成交4.14亿股,成交金额37.22亿元。11月27日,小幅上涨0.88%。两天之内,在海通证券上争战胶着的资金共计65.34亿。
1.69亿股卖盘瞬间扫空
在11月26日之前,海通证券连续3个交易日被亿万股卖单封于跌停。股价由13.31元下跌至9.7元。21日和24日两个交易日,由于一开盘就无量跌停,大小非只能借道大宗交易平台进行抛售。两日之内海通证券的大宗交易共有30笔之多,成交金额达25.1亿元。
11月26日,停牌1小时之后,海通证券直接以跌停价8.73元复牌,但开盘便有2230万股的大手笔买单出现,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大手买单。随后的20分钟内,一拥而上的资金超过20亿。跌停板上堆积的1.69亿股卖盘,瞬间就被汹涌的买单一扫而空。
上交所数据显示,当天入场的多数均为大资金。500手以上的大单成交量占整个成交量的96.86%。
据上交所当天收盘后披露的信息,卖出最多的席位为机构专用席,卖出11.92亿元,为前者的10倍左右。按当天均价9.98元计算,该席位卖出1.19亿股,几乎可以肯定为解禁股。紧随其后的席位为平安证券国债部(非营业场所)、机构专用、信泰证券南京丹凤街营业部和平安证券海口国贸大道营业部,卖出金额在1亿元至4亿元之间,几乎也可以认定是解禁股所为。
亏本卖为了利益转移?
有意思的是,在风云突变的这几天,很多巨量买单的成交价远远高于市场价。数据显示,在11月26日卖出排行榜上位居第二的平安证券国债部(非营业场所)在11月21日解禁首日就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一次性卖出了15.87亿元的股票,这笔数量为1.087亿股的成交价格为每股14.6元,高于当天的收盘跌停价11.98元21.9%。此外,当天还有1000万股成交价格为14.35元,高于当天收盘价19.5%。而整个21日,有1.441亿股的大宗交易卖价均高于市场价。
而且,在11月24日刚刚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买入2.16亿元海通证券之后,中信建投证券北京三里河路营业部在第二天就卖出1.44亿元。北京北三环中路营业部是21日那笔1000万14.35元的“高价股”购买者,它同时也在随后三个连续下跌的交易日之内卖出了8672万元。
不难看出,这些大资金都是明知亏损而为之。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表示。“这种情况几乎可以认定存在机构之间的相关利益转移。”
七大券商股齐拉掩护海通翻红
海通证券的杀伤力有多大?仅从参与海通证券交易的资金上便可看出它对市场的影响。11月26日,海通证券成交金额37.22亿元,而当天沪市总成交额431.6亿元,仅这一只股票成交额已接近沪市成交总额的9%。11月27日,海通证券再次创出28.12亿的天量成交额。
11月24日,券商板块领跌大盘,整个金融板块跌幅居前。11月25日,沪指走出小阴线。深跌之后的券商板块在中信证券带动下异军突起,除海通证券外其余7只股票全线上扬。但当天券商板块约有4.2亿元资金流出。但随后的11月26日,尽管海通证券跌停被打开,上证综指小幅上涨0.49%,券商板块依旧运行低迷,成为两市跌幅最大的板块。当天除了走势较好之外,其他券商股均报下跌。
持有3.8亿股海通证券的民生银行也受到了它的牵连,自11月24日周一开盘,连续4个交易日走低。这种影响进一步扩大至整个金融行业。而市值巨大,历来对大盘影响很高的金融行业的低迷直接影响了整个大盘。
而11月27日,海通证券的上涨明显由其他券商提前预热。在前一天刚刚宣布降息108个基点的利好刺激下,海通证券高开1.77%,低于6.05%的沪指高开水平。且在开市3分钟后,海通证券股价就开始下跌,最低跌至8.8元。但随后,其余券商股集体发力,并在午后进一步走强,大幅领跑金融板块。盘中一度出现上涨8.02%,中信证券涨7.3%,涨7.2%,、、太平洋、上涨均超过6%,齐居金融板块涨幅榜前七位的局面。在他们的带动之下,已经进入下行通道的海通证券也成功翻红,当天收入0.88%微弱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