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报研究员 谢舒/文
比4万亿更快的是股市资金。比基金更快的是其他没有条条框框的资金。
11月9日,国务院出台了4万亿元、十条刺激内需扩张经济的政策。尽管4万亿落到实处尚需时日,毕竟股市期待已久的明确信号终于降临。从11月10日到11月19日,指数从1747飙涨至2017点,上涨15.45%,涨幅超过40%的股票有88只。
K线像蹿动的红色火苗,首先撩暖了机构的心。基金公司业者向理财周报透露,一天之内赎回了30亿元债券基金份额,回身杀进股市。
券商闻风而动。广发证券资管部赎回了好几只债券基金的份额,一天之内全仓杀入股市。
最激动的是私募,“4万亿”第二天,平安信托和深国投的多家私募就传出买入消息,并频频向圈子里释放利好信号。
这就是为什么,11月10日,众多私募持仓的小股票首先出现拉涨,基金扎堆的大股票反而动静不大。
基金总是在犹豫,他们在等形势更加明朗。“基金经理顾虑最多,他考虑的不光是投资问题,他要向客户负责、向公司负责、向自己的业绩负责,总要等到形势明朗以后,才会大笔进入,所以基金在涨起来的时候总是接盘做第二轮的。”深圳一个基金经理说。
先期涨起来的88只股票中,其中42只股票没有基金持仓,只有22只股票基金持仓超过10%。
不过,基金在这一轮行情争夺中长了手段。理财周报记者发现,10日、11日、12日,基金先积极调仓,狂抛139亿筹码,净卖出24亿,将股指稍微打下一个缺口;13日、14日即开始大口吃货,同时继续调仓,两个交易日共买入146.23亿元,净买入20.53亿元。非常短线,也非常灵活。
理财周报通过多方统计结果均显示,基金在10日以后大幅减仓基建股、铁路股,逢高出货,转而加仓已经“基本跌到位”的银行股。
号称“八大金刚”的八位投资权威甚至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当前基金圈流行“第三天”理论:涨三天即抛。因为他们认为,美股形势仍不明朗,他们看不清楚,并未从根本上走出悲观。包括基金在内众多机构采取超短线策略。这就是为什么,18日开始股市不稳,涨涨跌跌。
而10日到21日,对于私募来说是最难熬的10天。这波行情被投资圈戏称为私募的“血泪行情”。一位投资人士细解说:现在私募三拨资金被套牢:客户的、自己的、融资炒股的,不少私募已经跌破平仓线,一旦年底结账债主上门,现在亏损加上融资炒股的杠杆会令其破产,所以私募无论如何都得撑住阳线。
而基金第二轮逢高调仓之后,料将再回身杀入。年底做净值行情即将到来。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策略分析师在内部表示这一轮看到2500-2600点。
一部精彩的“机构十日谈”:到底是游资玩了基金,还是基金玩了游资?相同的数据,不同人看到的是不同结论。本期,理财周报为你提供不同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回马枪行情”、“血泪行情”下不同机构的不同的行为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