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晓、王俊洲和魏秋立构成的国美的三驾马车里,最关键的人物是魏秋立,因为黄光裕曾对她有毫无保留的信任;王俊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陈晓现在还不具备掌握实权的能力
口述 | 国美前高管
采访整理 | 本刊记者 苏东
黄光裕和陈晓
曾经看央视《对话》节目,看到黄光裕对陈晓的一句评价:在中国,最适合做国美CEO就是陈晓。然后镜头给陈晓一个特写,那时陈晓的表情特尴尬。第二天国美的人都议论开了,全都打电话说这事。大家都感觉,陈晓特尴尬,从一个老板成为打工的了。
至于陈晓现在成为董事局主席,是因为时势造就。不过对后期的变化,大家都在观望。之前陈晓是没有实权的,那个时候黄光裕还没有出事。后来出事后,陈晓活跃了一阵,包括出面做了很多事情。随后看来,他搞清楚在其中还是玩不转。在新团队里,抛开黄秀虹的角色,最重要的是王俊洲和魏秋立。基本上陈晓仍然不具备掌控实权的能力。他带的一帮永乐的人逐步都走了。当然陈晓是个很精明的人,首先考虑的是他利益的最大化,他应当会配合把国美搞上去。
现在我认为国美未来最关键的人物是魏秋立,她其实是国美最有实权的人,所有人事行政任免权都归魏秋立管。黄光裕最信任魏秋立,超乎寻常的信任。李俊涛、王俊洲他们与黄光裕的关系和魏秋立与黄光裕的关系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的。黄光裕与魏秋立,他们的关系是绝对的信任,而且是毫无保留的那种信任。
此外,现在国美的高层之中,我觉得孙一丁是个人物。他原先是三星的,后来到天津国美做市场部经理,然后一步步就上来了。最高的时候也进过总裁室,但后来有一次出事,然后被黄光裕贬到很低的位子,总部业务部的主管,每个月只拿几千块钱。这个人真的很不简单,他属于说话滴水不漏的一个人。如果国美能度过难关的话,他未来肯定会是个人物。他在国美的起伏非常大,光是在决策委员会里就进进出出多次了。
王俊洲与李俊涛
国美常务副总裁王俊洲现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角色。王2002年到国美,最初也是做产品的,好像是负责白电产品,是现在的国美副总裁李俊涛的下属。一开始,他习惯的是大中条线式管理,而国美是横向管理,主要以大区制为主。因此就有磨合的问题,这期间也出了些事,后来王俊洲就被调离总部,到广深任大区经理。
再后来李俊涛也走背字,然后王俊洲就升上来了。当时他在广深大区,业绩还算好,主要是深圳做得好,但广州国美就做得一般。这个时候一个机遇是国美开起了香港公司。因为有香港公司,黄光裕就经常去香港和深圳,这样王俊洲就有机会和老板沟通。在交谈中,黄光裕看王俊洲确实比较能干,就提拔起来了。通常如果黄光裕看中你,你就会升得飞快。
就王俊洲的个人素质来说,他是正规大学毕业,在当时国美的高管中学历算较高的了,他的思想深度、言谈举止、相对素质肯定是比较高的。
王俊洲外表不算和蔼,我听说在深圳也是个很严肃的人。跟他接触,他认可你,就可以嘻嘻哈哈,讲哥们义气。如果不认可你,就会不太理会你。但很少当面就态度恶劣,这点和黄光裕不同。王俊洲的业务能力比李俊涛、何炬强,但是管理能力不如何炬。
相对王来说,李俊涛算是比较外向的人,急了什么话都骂,脏话经常说。总的来说他身上确实是带江湖气的,比较讲究哥们义气。比如一起去谈判的话,他给人感觉就是老大,这都是我兄弟,厂家你跟下边的人说话就是跟我说话,不能吃亏的。再比如出去开会的时候,会场一出来,他就会说,兄弟我们喝酒去。
李俊涛上上下下很多次。最早当过几个月的总经理,很快又被何炬给替下。李俊涛的业务能力很强,和黄光裕是老乡,十几岁就跟着黄光裕他们出来了,算是发小。李俊涛也是一点一点做起来的,最早站柜台、做业务,管理方面相对要弱一些。可能受制于既有文化,不像何炬能够很系统的管理团队,总结并形成体系。李俊涛去谈判,争取市场条件的能力非常强。他有个外号叫小李飞刀,小刀磨得快快的,再后来就改成李斧头了,一斧头下去,连肉都掉下来了。
李俊涛有个毛病是喜欢骂人。如果他被张志铭骂一顿,或被黄光裕骂一顿,回头开会的时候看谁不顺眼,就会立马找人也骂一顿。不过他属于骂完就完了,绝不会放在心上的人。
王俊洲替代李俊涛,根本原因是能力问题。李俊涛确实不太适合做总裁。实际上李俊涛跟黄光裕的关系比张志铭还要好,他们的关系很不一般。开会的时候黄光裕是可以骂李俊涛,用脏话骂,但黄光裕从来没有骂过张志铭和何炬。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是他们关系到一定地步了。
相关专题:
黄光裕被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