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
深圳机场(000089)近日收到了深圳机场户内广告承包商———北京天骏广告有限公司的《关于请求协商解除<广告经营合同>的函》,这或许会对深圳机场的广告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去年4月和6月,深圳机场分别与雅士维、天骏广告公司签署户外和室内广告业务外包协议。其中,天骏公司以5亿元(超出第二名竞标者约2亿元)的价格竞得深圳机场室内广告业务经营权。根据协议,天骏公司2008—2011年每年将支付0.3、0.5、1.5、2.7亿元室内广告费,加上户外广告收入,深圳机场的总广告收入将由2007年的9800万元增长至2011年3.75亿元。
此次天骏公司的一纸公函也使得上述预期变得模糊起来。根据公告,事件的发展存在三种可能性,一是双方解除原有合同,另行签订金额较原合同小的合同;二是双方解除合同,天骏公司向深圳机场支付赔偿金,深圳机场另行招标或自营室内广告业务;三是双方对簿公堂。
国信证券研究员黄金香认为,由于天骏公司目前拥有了多个机场、火车站等地段的广告经营权,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并且获得了数额较大的风险投资,因此具有一定的经营实力。如果按照原来合同执行,天骏公司将承受较大的损失,因此不排除北京天骏以解除合同为借口来要求深圳机场降低支付金额。不管是哪种情况发生,深圳机场的室内广告业务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原来公布的室内广告收入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据悉,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国内经济增长的持续放缓,减少广告投入已经成为各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因此,这也给广告公司的业务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天骏公司的此举或许也昭示广告公司目前的经营压力。
“如果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天骏公司的毁约行为会引发业内的连锁反应。”招商证券研究员姚俊分析称,广告费作为绝大多数公司的可控成本,在目前经济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企业减少广告投入也就成为可能;同时,航空公司的客流量已经大幅萎缩,这也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对广告投入的意愿。
因此,广告公司目前的经营压力较大,收缩战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资料显示,天骏公司现拥有首都机场2号和3号航站楼、白云机场候机楼、深圳地铁、深圳火车站等公众设施内的广告资源。其中,白云山(000522)的广告业务目前由白云天骏广告有限公司独家经营。
据悉,去年2月,天骏公司成为高盛、新天域资本、红杉中国等公司的投资者的战略合作伙伴,或获得上述公司8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元旦前夕,天骏公司召开董事会,确定将收缩业务线。而深圳机场室内广告合同是天骏目前最昂贵的一笔业务,因此,其成为第一个缩减的对象也就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