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钾公司明年产能预计将达到100万吨。业内人士分析,若按今年下半年钾肥的价格计算,冠农股份20.3%的股权将分得5亿以上的投资收益,单此项目每股收益可望超过2元。
□本报记者 刘宏鹏 王维波 徐晶晶
18日,罗布泊,白天气温在零度以下。眺眼望去,水天一色、盐山如雪。
曾经上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湖泊罗布泊,水跑的无踪无影;死寂的罗布泊,甚至让彭加木和于纯顺这样的探险英雄,戛然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但如今,罗布泊复活了。采盐船飘荡,载重车轰鸣。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基地,已建成21.6平方公里的盐湖水面。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18日宣布:规模世界第一的年产120万吨硫酸钾项目,正式竣工投产。同时,将启动年产170万吨钾肥工程的建设。
持有20.30%国投罗钾股权的冠农股份,将随国投罗钾120万吨硫酸钾项目的投产而翩翩起舞。
世界级的项目
时间还要退回到2006年4月25日,就是在这一天,罗布泊钾肥基地年产120万吨钾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48亿元。历经近两年的紧张建设,各项工程已基本建成,陆续投入使用,2008年11月11日投料试车,11月18日产出产品,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标准。
120万吨虽然不足以解决我国钾肥供需的缺口,但与我国目前的产量相比,却是一个不小的数量。根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的报告,2008年我国钾肥产量总计大约仅为330万吨。120万吨占今年全年产量的36%,毫无疑问,我国钾肥产量将因此迈上一个新台阶。
就世界范围来说,120万吨的硫酸钾项目也不多。根据有关资料,目前只有德国K+S集团下属的德国钾盐公司拥有年产超过百万吨的生产能力。
“罗布泊钾盐大项目的竣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钾肥的供需矛盾,提高了自给率,减少了贸易风险。”8年前就来到罗布泊的公司员工魏磊说。它的重要性,实际已关乎国家产业安全。因为其背后的事实是:我国是农业大国,钾肥年消耗量世界第一、近1200万吨,而可溶性钾资源稀缺,自给率徘徊于30%左右,外贸话语权旁落国际垄断寡头。
在120万吨项目之前,罗钾从2万吨的试验工程起步,后来扩大至4万吨,再后来扩大到10万吨。今年硫酸钾产量约12万吨。公司发展由此进入快车道,单从缴纳的各种税费翻着番儿增长即可以看出其发展轨迹:2004年缴纳税费355.4万元,2005年缴纳税费1101万元,2006年缴纳税费2801万元,2007年缴纳税费3219万元,2008年已缴纳税费7883万元。罗钾预计,2009年、2010年税费将分别达到1.5亿元、3亿元。国投罗钾总经理李浩展望,2008年后,公司将拥有150万吨产能。
如果说120万吨的项目标志着罗钾崛起的话,那已经启动的170万吨钾肥工程则意味着罗钾将实现腾飞,建成世界最大硫酸钾基础的目标已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