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可口可乐第三季度财报的对比下,百事可乐立显逊色不少。前者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4%达18.9亿美元,而后者净利润下降9%为15.8亿美元,比市场预期低2%;同时宣布全球裁员3300人,以节约成本12亿美元。
两乐在报告中均提及,美国经济不景气令市场消费疲软。可口可乐北美市场下降2%,而百事则下调了第四季盈利预期。不过,在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可口可乐借力奥运,按箱计算的销售量增长17%.而百事则表示裁员不涉及中国,反而近期有业务扩展计划。
金融海啸影响北美市场
可口可乐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8.9亿美元(合每股盈利81美分),高于上年同期的16.5亿美元(合每股盈利71美分);当季运营收入83.9亿美元,同比增长9%.全球销量增长5%,其中海外增幅达7%,特别是在中国、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穆泰康表示,新兴市场将继续成为销售增长主动力,而北美挑战将持续到2009年,其将努力在2011年末从生产主动性中创造4亿至5亿美元的年度节余。
百事的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升幅11%,从101.7亿美元增至112亿美元,然而净利润却下降了9%,从上年同期的17.4亿美元降至15.8亿美元。为此,百事通过全球裁员3000名和关闭6个工厂的方式来减少成本,希望在3年内节省12亿美元,其中3.5亿-4亿美元的成本节约将于2009财年产生。
百事有望拿下福州百事股权
据记者了解,上季度可口可乐财报净利润下滑,然而新兴市场快速增长令其销量迅速上升。可口可乐(中国)副总裁鲁大卫表示,奥运开幕当天其在奥运各场馆提供和售卖的各式饮料总数达2400万-2500万瓶。
中国已形成碳酸饮料、茶饮料与水,以及果蔬汁“三分天下”的格局。据Euromonitor预计,2012年前中国碳酸饮料增幅30%,果汁零售额将增长94%.上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快速进攻非碳酸饮料的意图已非常明显。
据了解,百事在美国本土早就发力非碳酸饮料,还自诩为全球最大非碳酸饮料公司。1998年全盘收购世界上最大果汁饮料公司纯品康纳(Tropicana)。2001年兼并贵格计划获批,从而拥有非碳酸饮料市场37%份额;而在收购贵格前,还于2000年收购SouthBeachBeverage和SoBe药香茶一役中打败了可口可乐。今年3月,百事宣布以14亿美元收购俄罗斯最大果汁生产商Lebedyansky果汁业务75.53%股份,其自称已是全球第六大果汁生产商。
然而在中国,百事的非碳酸饮料并不成功,都乐、果缤纷都未能做到单品类龙头。尤其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后,显然让百事着急。
对于百事的“业务扩展计划”,百事可乐中国区相关负责人否认了收购茶饮料原料行业龙头的深深宝的猜测。但业界分析,扩张肯定离不开非碳酸饮料。然而也有人向记者表示担忧,百事与全国各地股东进行设厂,这种分散格局可能导致销售和市场战略脱节。
百事当然也意识到这点。上周福州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大股东ChinaCityLim-ited有意把持有的64.1%股权转让,股权已在福建产权交易所挂牌。据知情人士透露,ChinaCitylimited是福建华闽进出口有限公司在境外成立的公司。本次股权转让主要是因为国资政策要求国有股权退出一些竞争性领域。据悉,在交易所征集竞买方公告中,对竞买方提出的要求似乎也有利于百事可乐接手,如竞买者必须是从事碳酸饮料生产经营的公司等。对此,百事并没有否认。业内人士分析,对于与各地股东的合资,估计百事都会希望回收。据悉,其年内也将推动穗、深两地百事的整合。
本报记者 邓瑞燕
|